习近平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,引发了德语报刊的高度关注。《新德国报》认为,舆论更应该关注中国境内的大量煤电项目;《明镜周刊》分析,中国将大举抢占全球清洁能源市场;《每日镜报》则指出,不论如何,这都是气候保护的重要讯号。
淮安市的一座煤电厂
立场左倾的《新德国报》以"气候保护的表演赛"为题,刊发评论指出,在本年度的联合国大会上,美国总统拜登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竞相做出气候保护承诺,欧洲则仿佛只是看客。
"习近平不甘落后地宣布,中国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。目前,北京是许多国家煤电项目的主要出资方,私营投资者则通常担心无法预估的风险。然而,习近平的宣示也只不过是面对现实的调整,因为少数几个还在新建煤电厂的国家(比如孟加拉、印尼、菲律宾、越南)已经搁置或大幅削减了相关计划。现在本应该处理的是中国境内的新建煤电项目,全球新建煤电项目的3/4位于中国。"
"不过,习近平的承诺依然是脱碳进程的又一个重要讯号。联合国大会本来就是以象征意义为主。现在,德国政府也只能站在一旁鼓掌。尽管欧盟方面向愿意遵守巴黎气候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承诺降低关税,但是这些话是说给专业人士听的。在气候保护的表演赛上,欧洲只是看客。"
《每日镜报》以"北京会算账"为题,指出习近平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并非出于纯粹的利他动机。
"习近平的这一宣示可谓是爆炸性消息。目前,全球公共对外投资所涉的煤炭项目中,50%以上的资金都来自中国。假如北京能恪守这一承诺,就会有20多个国家中止其煤电项目,总共涉及4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,相当于德国全部现有煤电厂的装机容量总和。"
中资境外煤电项目,包括运营中、建设中、计划中
"迄今为止,中国并不总是以气候保护先锋的形象示人。北京将经济增长列为最优先要务,并且不惜也使用有害环境的技术。然而,时代在变迁,自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以来,全球计划中的煤电项目已经有76%被取消。"
"现在,煤电厂几乎在世界各地都面临亏损。即便在中国,金融机构也已经在公开考虑撤出煤炭业务。况且,中国在境外投资的新能源项目已经在2020年超越了境外化石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额。"
"如果中国不再投资境外煤炭项目,这背后也有经济考量。所以,习近平的宣示不应该被过高评价。他在联大演讲中并没有提出新的气候保护目标。这意味着,中国境内的煤炭需求还会继续增长到2025年,而碳排放量则要等到2030年才开始下降。碳中和的目标更是要等到2060年才会实现,比欧盟晚了约10年。中国向巴黎气候协定刚刚伸出了一根手指头,而不是一整只手。尽管如此,这依然是中国向全世界释放出的极其重要讯号:既然连煤炭大国中国也能做出这样的让步,那其他国家也可以妥协。"
淮南市的水上漂浮光伏发电站
《明镜周刊》则以"中国力推全球能源转型 也是利己"为题,分析指出,习近平宣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,其真实目的是大力向他国推销中国的新能源技术,从而抢占至关重要的全球绿能市场。
作者注意到,中国早已是全球太阳能发电板市场的领军者,中国产的风电设备也畅销全球,而习近平的联大演讲中,也提到了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绿能技术。"在这场生态攻势背后,很有可能藏有经济利益。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最大的全球未来市场,也是地缘政治杠杆。谁能够坚定地扩建新能源设施,谁就能拥有更安全的能源供应、更低廉的能源价格,并且通过专利、技术出口获得更多的收入。"
文章随后指出,中国政府在十年前就开始为本国相关产业布局,力图争取全球市场领军者的地位,其决心比欧盟大得多。尽管中国的煤炭消费量还要过几年才开始下降,但是在国际竞争中,中国正抢占越来越有利的地位。
"对于欧洲政客以及企业而言,今后将越来越难以宣称'既然中国无动于衷,那么欧洲本地的气候保护措施对全球而言微不足道'。中国早已在行动,而且在部分领域比欧洲快得多。最晚到9月22日的联大会议上,这一点已经无法继续忽视。"